编号:231201
问:我是一名在上海务工的农民,10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对上海水质进行采样分析,建议加强对黄浦江、苏州河以外的支流河道的治理,并愿意为此作出个人贡献。
咨询时间:12/1/2023 9:49:05 AM【内容】问:我是一名在上海务工的农民,10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对上海水质进行采样分析,建议加强对黄浦江、苏州河以外的支流河道的治理,并愿意为此作出个人贡献。
回复时间:12/1/2023 10:49:05 AM
【内容】答: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河道水环境治理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持续不断地予以推进,不断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上海市以1998年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为标志,2000年起相继滚动实施了七轮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苏州河综合整治二期、三期工程,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四大战役”,经过整治后,全市河道总体呈现“面清、岸洁、有绿、流畅”新面貌,河道水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方向从“消除黑臭、改善水质”为主向“稳定水质、修复生态”为主转变,结合城市基本生态网络建设,统筹河道的防洪、除涝、生态、航运和景观等综合功能,更加注重水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河道整治,全市河道水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
“十三五”期间,本市全市建立市、区、街镇三级河长体系,成立三级河长办,高位推动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通过实施控源截污、河道整治、长效管理、执法监督等措施,实施了1864条段1756公里城乡中小河道整治,完成了1393公里中小河道整治、3188条断头河整治,实现了全市2020年底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河湖水面率达到10.1%的目标,以良好的水环境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
“十四五”期间,本市按照集中连片、系统治理、区域推进的原则,统筹水系综合整治、水土流失治理、河湖生态修复、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推动全市约300公里骨干河湖综合整治,进一步提高骨干河道连通性;结合本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以街镇为单元,重点推进“河湖通畅、生态健康、清洁美丽、人水和谐”50+X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重点建设,集中连片开展约1000公里河道的生态环境修复,努力建设人民幸福河,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市水利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