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90463
关于上海市水环境治理的一些建议
咨询时间:1/20/2017 9:13:43 PM【内容】关于上海市水环境治理的一些建议 上海市委书记在部署落实上海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水环境是上海最重要的发展基础之一,当前,部分郊区和城乡接合部的中小河道黑臭问题市民群众反映强烈。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是一场攻坚战,必须形成合力攻坚克难,到明年年底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域面积只增不减,全面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特别是郊区和城乡接合部水环境质量,使广大市民群众感受到水环境实实在在的变化、有更多获得感。”针对上海市的软土地基导致沉降大,管道开挖难度高,对周边的建筑物有危险和地下水位高导致截污管网系统渗漏严重等问题。上海市在部分郊区和城乡接合部的中小河道黑臭治理时,再采用“截污管网+污水处理厂”的治污模式已不能解决问题。要创新水环境治理方法,针对上海市平原河网地区的特点,我方开发的以小流域为治污控制单元,结合我方的发明专利“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按拟治理的中小河道的实际情况划分若干个小流域作为治污的控制单元。在每个控制单元内合理布设“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把各个小流域所产生的超标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不让各个小流域所产生的超标污染物向下一级的大河传输。并保证经过“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体达到地表水Ⅴ类水质以上的标准。如有必要,各“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的达标出水可通过专用管道就近输送到有需要补水稀释的黑臭河段,从而形成了治污和补水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生态系统,这样可以让治理后的中小河道消除黑臭问题并达到河中有鱼的标准,干流水质达到功能区的水质要求。同时利用“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在完成治污任务后,兼顾强化河网水动力的功能,增加河网地区水体流动性,增大河道的自净能力和改善河道的生态功能。另上海市近岸海域劣四类海水面积占比较大,其超标污染因子主要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因此,上海市在污水厂的提标改造时,应统一考虑河、海水环境治理的整体性,采用高效的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技术。 我司自主开发的高效脱氮生物技术系列药剂,可快速、高效去除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同时也相应消除恶臭。其高效脱氮的工作原理是,当高效脱氮药剂投入污水中搅拌混合后,生物菌把水中的氨氮快速吃掉,使生物菌爆发生长,把氨氮变成生物菌体中的蛋白质。当反应完成后,生物菌停止增长并在水中长时间生存。经初步研究检测,此菌在水中的存活时间超过2个月。且高效脱氮药剂的适应范围广,当PH3--11范围内、高盐和低温的环境下也能正常脱氮反应。在城市生活污水厂的污水、黑臭河道水体、工业上的电镀和线路板污水、垃圾渗滤液等含氮污水的初步研究表明,高效脱氮药剂都有很好的除氮效果。经膜过滤试验表明,此菌能通过孔径5纳米的纳滤膜,但不能通过孔径小于1.0纳米的反渗透膜。由于此菌的个体尺寸小,在水中的生存时间相对较长,能被水中其他体型尺寸更大的高级水生生物捕食,从而形成完整的水生生物链,有利于提高河、海中水生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其治污成本也在上海市的可承受范围内。此技术的特点是处理污水时的反应时间短,质量优,30分钟内完成高标准的脱氮除磷工作,出水无机氮控制在2.0mg/L和活性磷酸盐控制在0.2mg/L以内。在现有的污水厂提标改造时,不需要另行征地,还能从现有的污水处理厂中节省大量的土地。特别适用于上海市的水环境治理情况。